人民日报里庄时期: 组织机构、版面沿革及印刷发行事务

今年是《人民日报》创刊70周年。70岁的人民日报,见证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,再到强起来的伟大成就,叠印了我们党70年的奋斗与辉煌,记载了共和国70岁的光荣与梦想。近年来,人民日报社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,已由过去的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“人民媒体方阵”,拥有报纸、杂志、网站、网络电视、网络广播、电子屏、手机报、微博、微信、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、数百个终端载体,覆盖用户总数超过7亿。

70年沧海桑田,70年风雨兼程,70年砥砺前行。今天,就让我们穿越历史,回到那烽火硝烟的激荡岁月,一起回顾创立之初的人民日报。

里庄时期人民日报社组织机构

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,在物质匮乏、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更好地担负起宣传报道任务,里庄时期人民日报社的领导体制实行社长负责制,组织机构如下: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,副总编辑王亢之、袁勃、安岗,秘书长马健民,副秘书长郭渭。下设秘书长办公室、秘书处、机要科,人事科,编辑部,采访部,电务部,经理部,发行部,计划财务室,交通班等部门,分管编辑、出版、发行和行政工作。那时报社共有工作人员310人。

 

(左起)袁勃、张磐石、李庄、安岗于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合影

编辑部——主要负责编辑稿件、制作标题、撰写社论、画版及校对稿件。当时人民日报社编辑部的主要编辑有:徐兑、林韦、李克林、何燕凌、宋琤、艾方、田流、吴象、杜展潮、刘晓晞、罗林、耿西、冷冰、朱波、卞仲耘、赵培兰、穆杨、江夏等。

采访部——亦称专职记者部,即当时的新华社华北总分社,其工作人员具有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双重身份。采访部主任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安岗兼任,副主任是邵红叶和李庄,安岗还兼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主任。采访部记者采写的稿件,主要由《人民日报》刊登。

采访部下设采访科,李千峰任科长,萧航任副科长。另外,由副主任李庄负责,安排专人编辑各分社来稿,将其汇编成《总分社通讯稿》,每日一册,供人民日报社编辑部人员选其精粹,向新华总社发稿。

电务部——原《晋察冀日报》和晋冀鲁豫《人民日报》两报合并后,人民日报社电务部人员激增,当时设有报务员、译电员、机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约七八十人,是电务部人员最多的时期。在交通不便、邮政欠发达的条件下,为了全面报道华北地区的情况,新创刊的《人民日报》主要依靠电讯方式组织稿件。当时在里庄架设了4部电台,配备了30多人,还专门设立了机务室,不分昼夜地工作,每天平均接收 1万字左右的电文,为报社提供稿件。

 

晋察冀日报电务部发报台人员合影

当时的电务部,主任是何瑞亭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电务部主任),副主任高飞(即高晴普,原晋冀鲁豫《人民日报》电务科长)。收报科科长左禄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,副科长邸禄申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。通报联络科科长张连德(原晋冀鲁豫《人民日报》),副科长温笑清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。译电科科长安文一(原晋冀鲁豫《人民日报》),副科长伊之(女,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。机务室主任于忠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。电务人员训练班主任韩增福(原《晋察冀日报》)。报务员、译电员有:李英才、张连达、刘幸福、赵景星、刘芳洲、马继如、王进忠、董钟毅、张国柱、刘世杰、井三友、刘雁行、梁桂荣、梁清和、郝菊鲜、杨林芳、牛善美、唐顺忠、赵全明、张一峰、靳泽、冯玉成、丰敏、刘淑芳、李如、杜润、李锋瑞、佘丽娟、苏琴、马玲、贾春义、郝廷蟠、郭凤华。另有机务员阎进、朱敏、宋儒贤等人。不久,通报联络科副科长温笑清病逝,该职务出现空缺。数月后,何瑞亭、左禄、李英才调往太原前线,副主任高飞接任电务部主任。

那一时期,《人民日报》的主要稿源来自新华社总社。据粗略估计,当时由电务部抄收的新闻稿件,约占《人民日报》版面的1/3以上,有时可达到3/5。

经理部——《人民日报》创刊时,经理部设在里庄,经理是王友唐,副经理是来自晋察冀的刘景汉。秘书殷德宇、成坊,干事陈汉生,会计郭铭,收发何发荣,勤务员王广锁。一段时间之后,大家发现,与大城市相比,在里庄村不便于开展发行工作,于是经理部很快迁往石家庄南大街18号。在石家庄,经理部的设置较为正规,设立了会计室、广告科、发行科、工务科、材料科、医务室等部门。

 

1949年1月,人民日报社经理部部分人员

摄于 石家庄南大街办事处内

里庄时期《人民日报》版面发展沿革

里庄时期,自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14日,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,《人民日报》的版面也及时相应地作出调整。1948年6月15日华北《人民日报》创刊,当日创刊号为对开2版,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0月6日。自10月7日起,改为每3日出 4个版。因此,1948年10月7日、10日、13日、16日、19日、22日、25日、28日为 4个版,其余时间都是日出两个版。

1948年10月下旬,出现傅作义军南下进袭石家庄的紧张局面,人民日报大部分人员在社长张磐石的带领下向山西阳泉转移,留下一部分人员坚持出报,从10月29日起版面压缩为两个版。随着傅作义军被击退,战局趋于稳定,《人民日报》从11月7日起,恢复为每3日出4个版。从1948年12月起,《人民日报》改为单日出两个版、双日出 4个版。进入12月下半月,自12月16日起,又改为每日出 4个版。1949年 2月 2日至 3月14日,增出《人民日报·北平版》每日 4个版,这样一来,此间《人民日报》出了两个版本,一个是总社版,在河北获鹿县东焦村按原有刊期号顺序出版,通常称为“平山版”,另一个就是“北平版”,形成东焦、北平两地日出 8个版的格局。《人民日报》以两个版本同时发行,是《人民日报》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。1949年 3月15日,《人民日报》正式由河北平山迁至北平原国民党《华北日报》社址——王府井大街西侧117号出版,改为日出 4个版。

里庄时期人民日报社的印刷发行事务

新创刊的《人民日报》,编辑部设在里庄,排版车间(当时称作“排字房”)也在里庄,印刷厂则设在离里庄不远的北焦村。因地处石家庄郊区,距当时的石家庄市区只有四五里之遥。当时全面负责报社印刷、发行事务的是王友唐,他长期在晋冀鲁豫《人民日报》工作,懂经营,是一位理财高手。他的助手殷德宇,负责物资供应,业务能力也很强。

 

人民日报在里庄时期的“排字房”

 

人民日报初创时期的制版工人

在里庄,印刷厂安置了3台平印机,印刷少量《人民日报》和书刊文件。当时印刷厂的主要工作是为《人民日报》排版,打成纸型后,快速运往北焦村印刷厂,上机印刷3万至4万份左右。印刷厂24小时都有人上班、值班,开动其中的两台印刷机印报。印报时,印刷机必须由一台柴油机带动,但因柴油机经常发生故障,于是报社在里庄村挑选了10多名青壮年,负责轮流手摇印刷机, 以保证正常出报。

 

人民日报在里庄时期使用过的平印机

 

1948年春,晋察冀日报印刷厂部分人员合影

《人民日报》的发行遍及整个华北地区,覆盖地域极为广阔。凡在华北、中原各战场的新华社分社或各战略区前线报纸的记者中,都指定一人或数人兼任人民日报记者。当时《人民日报》上刊登的各战略区的消息,主要来自新华社前线记者和人民日报的兼职记者。

 

人民日报送报途中的发行员

当时的人民日报社,身处农村环境,干部数量不足,技术装备落后,物资供应困难,交通极为不便,加上敌机频繁袭扰轰炸,报纸发行数量较少。据档案记载,1948年6月15日《人民日报》创刊时,发行量为4.4万份。创刊一个月后的 7月间,发行量增为4.7万份。

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,发行这些报纸困难重重,充满艰辛与挑战。在投递方式上,凡属中共中央和中央机关,华北局,华北军区司令部、政治部,北岳区党政机关、团体、学校各单位订阅的《人民日报》,悉由报社委派交通员直接投递;其他各区县的报纸,均由报社包卷好,交给邮局,再通过人背、马驮的方式来投递,其间还要爬山涉水。

在投递时效方面,因受多种条件的局限,最初于七八月份发行的4.7万份《人民日报》中,只有8000余份读者可以在当天看到,其余的要推迟二三天,有的要四五天以后才能看到,个别的要等到七八天甚至半个月才能收到。当年10月,报纸的发行量就从4.7万份下滑到2.9万份左右,减少了1/3。报社领导对此非常重视,自1948年9月底起,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,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,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,改善包装,减少差错。编辑部进驻东焦村、形势趋稳后,《人民日报》的发行状况大有起色。自1948年11月起,发行量迅速回升,至1949年1月,发行量回升到38817份,之后一直稳步上升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